十二年國教忐忑上路系列專題之5(中央社記者陳靜萍、許雅筑、程啟峰台中24日電)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希望能落實適性輔導,讓學生能夠發展,多所明星學校喊出發展特色課程,台中一中要用創意來吸引學生;台中女中則要學生投入公益行列。



台中一中校長郭伯嘉表示,課程的設計是十二年國教推動後明星學校能繼續擁有優勢的關鍵,台中一中要用創意及特色課程來吸引學生。

台中女中校長戴旭璋則認為,免試入學的構想很好,但在篩選學生的機制上,他希望教育部能給學校一個符合特性、特長及特色課程的學生適性評估機制。

戴旭璋說,雖然大家都強調要社會公義,但現在社會的氛圍,對明星學校老師及學生並不公平,尤其過去明星學校為國家培育了許多菁英人才,而這些菁英人才也是國家發展重要的資產,因此菁英人才一定要有一個完整培養機制,才能提升國家競爭力。

高雄中學校長黃秀霞說,因應十二年國教實施,校方將待教育部辦法明朗後,在免試入學名額外,配合辦理特色招生。她傾向特色招生能聯合高市各校舉辦,再統籌分發,不但較公平省事,也可減少考生及招生學校壓力。

她認為,未來雄中免試入學名額對象是全高雄市,因此不致造成家長為增加子女到雄中就學機會而一窩蜂往雄中學區遷戶口。

而台中市私立明道中學校長汪大久則說,十二年國教是一個教育選擇權,不但學校需用特色教學來篩選學生,家長及學生也用免試入學在篩選學校,既然在學成績不採計,那麼過去教學方式較刻板的公立學校老師會更吃力。

他說,但對於一向以發展各自特色課程及品德教育為主的私立學校及完全中學就有很多的優勢,而明道中學就是要用這個優勢來吸引更多國中部學生直升高中部。

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許永佳表示,欲達成十二年國教規劃中的「適性輔導」,必須讓學生能多元嘗試、多元學習,老師才能從中發掘孩子的真正興趣。

許永佳表示,就國中端而言,除採用現有性向測驗等方式外,可以與高中職合作,透過活動或實習課程,讓孩子「實地體驗」不同的領域。

至於高中端,許永佳認為,高職部分原本即為特色發展、適性就學,但普通高中的課綱限制過多,應該適度鬆綁,才能讓學生真正發展興趣、多元嘗試。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楊益風則認為,不論國、高中教師,欲達到「適性輔導」並不難,可以使用問卷、科學研究等輔助工具,教師則可借助進修課程增加自身能力,以判斷學生專長、性向。

楊益風表示,「適性輔導」容易,但真正的重點在於若教師篩選、挖掘出學生專長後,只要不是「學術」、「升學」取向,可能很難說服家長接受。他認為社會上若普遍存在「唯有讀書高」的想法,「適性輔導」很難落實。1010324

文章來源: 中央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