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新台中教育論壇基金會,今年以孩子是最有價值的投資,實現「教育公義」讓不同資質的孩子得到妥適照顧為主題,十七日晚間在台中市政府舉辦論壇,希望提醒各級教育重視公義,期待校長、老師及家長出力實現社會公義。(如圖)



新台中教育論壇基金會日前邀請副市長蔡炳坤、政大商學院長周行一、資深媒體人蔡詩萍、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與談,談落實「教育公義」才是找回「社會公義」的開始。

蔡炳坤說,政府致力縮短城鄉差距這麼多年了,如果成效不彰,就應該設法從教學設計,提高教學精神著手。

他說,現在很多學校不是沒有資源,而是未必能妥善利用資源,協助學生消除城鄉差距,他並舉例說,和平區原民居多的博愛國小,全校學生都會拉小提琴。家長的對話是我的孩子學貝多芬、他的孩子拉莫札特了,引進社會資源共享,就有不同的局面。

周行一則表示,家長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工作上,花少時間注意孩子教育問題,他認為要改變這種不公義的狀態,要思考如何幫助弱勢家庭改善教育子女的方式。他呼籲,政府補助大學五年五百億,他擔心很多學校多用來充實硬體設備,但用在學生的不多。他建議,移撥經費到中、小學,可以做很多事,才有可能實現教育公義。

蔡詩萍說,是要恰如其份把學生擺在對的位置,因材施教,不要因單一的標準製造學生的痛苦,終極目標就是不同資質的學生上學都要快樂。

彭懷真則希望要讓大學生找得到工作,他認為,如果辛辛苦苦念大學,甚至有的家長退休了還要工作付孩子的學費,學生畢業了還找不到工作,就是大學脫離現實太遠了。

文章來源: 台灣新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