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台灣國際科學展覽今天(10日)舉行頒獎典禮,4名台灣高中女學生分別以「探討在不同組織表現,LWD1、LWD2基因對阿拉伯芥生物時鐘的影響」以及「利用福衛三號氣溫數據觀測北半球平流層急劇增溫現象(SSW)」2件作品獲得大會最高榮譽「青少年科學獎」,為國爭光。



由17個國家、244位參賽者共襄盛舉的「2012台灣國際科學展覽會」10日舉行頒獎典禮,並邀請馬英九總統、教育部長蔣偉寧出席擔任頒獎人。

馬總統致詞時表示,中小學科學教育是國家科學發展及國家整體競爭力的根基,政府向來重視,期待藉由舉辦國際科展的機會,提供國內外優秀學生合作與競賽的平台,並評選出台灣優秀代表參加重要國際賽事。馬總統同時勉勵各國參賽學生把握機會結交朋友,相互切磋學習,並開拓人際網絡,做為日後創業的基礎。

今年國際科展最高榮譽「青少年科學獎」共有3件,台灣作品就佔了2件,分別是北一女中王品涵、許嘉容的「探討在不同組織表現,LWD1、LWD2基因對阿拉伯芥生物時鐘的影響」,評審認為該作品設計有趣,未來可望廣泛應用在農業相關產業與研究上,具有創新價值。

另一件台灣獲獎作品則是由就讀台中女中二年級的王顥蓁、陳韻竹2名女學生提出的「利用福衛三號氣溫數據觀測北半球平流層急劇增溫現象」,利用福衛三號衛星觀察在同一緯度、不同高度間平流層所產生的溫度變化,嘗試以統計方法檢驗科學假設,進而應用在大自然環境探討。得獎學生代表王顥蓁說:『(原音)應該說很多人從不同方面研究,但是我們切入的點跟使用的東西跟以往不同的,因為我們使用福衛(福衛三號衛星);就是純粹以客觀去看一個新東西的出現跟解釋它,希望對這方面有更多了解,這是我們這份報告主要目的,還有主要推廣福衛使用也是我們的目的這樣子。』

另一位得獎作品則是由美國學生馬修(Matthew Thomas Vernacchia)的「Computer Vision for Alternative InputSystem電腦辨認替代輸入系統」獲得。這3件得獎作品都能獲得新台幣5萬元獎金。

文章來源: 中央廣播電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