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運用設計,或許可以滿足36戶、王家、都市專業者三方需求。」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黃知行堅定地說。自從3月底士林王家遭台北市政府強拆,從4月4日開始,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便在臉書上發起「圖牆」活動,串聯全台各大專院校建築科系學生,拿起紙筆在王家原地重建的前提下,修改文林苑建築圖。短短4天已有250人響應,完成60幅設計圖,學生們希望藉此驗證,透過設計可能讓原住戶、新住戶、專業者並存,達到三贏結果。



▲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8日發起「遍地開花,全台建築系學生提出都更新想像」活動,展示學生對都更設計的建築圖,盼望有機會這些空間能得到實現,圖為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黃知行。(圖文/楊萬雲)

士林王家的鐵皮圍籬上,掛滿60幅學生改繪文林苑平面建築圖,有的學生甚至帶來自製立體模型,引來不少注目眼光。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陳立晟構想,將建地的8家商店樓頂舖滿綠色草皮,連結成一片綠地,再用15根以上的柱子,撐起兩棟各約15層的大樓,解決文林苑都更難題。陳立晟表示,他的設計靈感來自國外的案例,雖然在台灣的可行性有限,他寄望藉由創作,讓當局有權力者重新省思都市更新的議題。

▲中原大學建築系的陳立晟對文林苑都更案的構想,一樓建設商圈並保留大量綠地。(圖文/楊萬雲)

藍、白色的板塊相互交叉,不規則地疊成12層大樓,這是中原大學建築系王同學的作品。王同學說明,大樓的4層白色板塊屬於公共空間,作為居民的活動中心、安養院、商店,同時也開放鄰近社區居民使用。

▲中原大學建築系的王同學的構想,保留王家也設計許多公共空間進行各樣活動。(圖文/楊萬雲)

在學生們的作品中,公共空間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中原大學學生王正祥、Limity都在平面圖上,以綠地連接文林苑、王家。他們強調綠地是公共空間,非僅限住戶使用,有路人質疑此說法的可行性,表示最後一定會限定為住戶獨享。黃知行認為,這就是一般民眾需要再教育的地方,都市更新的原意在於促進公共利益,建案由建商承包後,建商應劃定公共空間換取容積獎勵,建商卻限制公共空間僅供住戶使用,有損公共利益,相當不合理。

黃知行指出,2006年開始,陸續出現強拆事件,有些老房子不符合新的消防法規,面臨強拆困境。社會各界對法律、財產、人權有諸多討論,他認為倘若一開始透過設計解決爭議,便能滿足原住戶、新住戶、市民需求,達到都更的美好願景。

▲「遍地開花,全台建築系學生提出都更新想像」活動,現場提供空白的設計圖讓民眾發揮創意,繪畫出自己對都更的想像。(圖文/楊萬雲)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