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蘇郁文、莊雅茜報導】如何以影像刻劃台北?三位年輕導演今天奪得台北主題獎,也因而對所居住的城市更為了解,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陳冠甫說,台北主題獎跟隨台北電影節成立,也有十幾年歷史,希望市民能夠透過這個獎項,來接觸電影這塊藝術領域。



台北電影節今天公布台北主題獎名次,第一名由拍攝台北市環河南路週邊五金行的《台北解構學》獲得首獎。導演陳建軒說,台北在學藝術的人看來是很醜的,但一個個把要素拆解之後,就能發現其中的意涵。第二名及第三名分別由張辰漁的《盲》以及林筱倩的《台北部落留言》獲得。

參與評審的明報時尚副總編南美瑜,及背包客網站站長何?瑞都對參賽影片印象深刻,南美瑜引用香港明報寫過的一句話:「台灣電影就是有一種文藝感。」稱讚台灣年輕人在電影中注入的藝術能量,何?瑞則認為,入圍的參賽者來自不同背景,創作主題多元,觀察城市的角度亦有所不同,相當活潑有創意。

另外,南美瑜特別提到,來自緬甸的參賽者李永超和盧冠廷,以《華新街》詮釋外國人眼中的台北,拍攝手法純熟、觀點獨特,同時呈現台北的多元面貌。

參加台北主題獎的影片,限制在10分鐘以內,首獎的《台北解構學》不到2分鐘,是時間最短的影片,主要是拍攝環河南路上的五金店,畫面充斥著不銹鋼製品、霓虹燈招牌,整部片以mv方式呈現,歌詞多所批判,諷刺台北市沒有美學,但大多數人卻視而不見。

導演陳建軒說,他一直認為台北市容並不好看,因此想試著把他看到的因素解剖,呈現出來,這部也是他公開參展拍攝的處女作,以前的作品都放在youtube任人點選,這次也只是抱持好玩的心情,沒想到會得獎。

第二名及第三名分別由張辰漁的《盲》以及林筱倩的《台北部落留言》獲得,《盲》紀錄台北市遊民生活,以遊民角度來觀看台北,《台北部落留言》則算是心情小品,用部落格方式留給台北市許多話語,以畫面代替語言,也使用了簡單的動畫元素。

參展影片將持續在痞客邦網站播放,直到7月15日影展結束當天。

(首獎陳建軒與文化局副局長陳冠甫合影)

(影音新聞請見 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4900)

文章來源: 台灣醒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