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20日電)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今天表示,總統馬英九認為,未來討論廉政署職掌時,除調查貪瀆外,賄選是否納入有待研究,總統並非指廉政署已將查察賄選納入規劃。



馬總統下午舉行記者會,宣示成立法務部廉政署。總統說,「雖然廉政署跟香港、新加坡的形式不一樣,但是任務特色都是肅貪、防貪的專責機關,換言之,它與其他犯罪調查機關不同之處,在於它不調查其他案件,只調查貪瀆,最多加上賄選」。

不過,「最多加上賄選」這一句話,引起媒體注意,有媒體認為與法務部長曾勇夫表示廉政署專責貪瀆,出現不同調的情形。

對此,羅智強晚間指出,所謂「最多加上賄選」意指在未來討論廉政署職掌時,賄選是否納入有待研究,並非指現在規劃的廉政署,已將查察賄選納入職掌規劃。未來是否納入查賄,總統並無定見,由法務部研究。

另外,國民黨對廉政署的態度從反對到贊成,羅智強也說,現在是適當的時間點,民眾也有高度期待,馬總統認為有必要此時設立,透過專責化提高效能,並與國際接軌。

羅智強表示,制度設計牽一髮而動全身,必須謹慎。對此,馬總統在競選時即設定2年作為檢驗點,檢視廉政署成立的必要性,現在就是適當的檢視時間點。

黨政人士則指出,反貪工作要落實,制度與人同樣重要,馬總統上任後,知道清廉要從自身做起,很清楚首長操守是政治風氣良窳的核心;因此從政數十年,清廉從政的金字招牌已深植民心,也對官箴發揮正面作用,上任兩年,部分公務員涉及不法雖仍有所聞,但高階政務首長都能潔身自愛,與前政府執政時期,國家元首與高官頻繁涉案,有天壤之別。

黨政人士說,在用人方面,馬總統提名黃世銘出任檢察總長,一出手就直搗法官收賄的司法沉痾,雖然震動全國,但卻是端正司法風氣的重要一步,可謂以短痛來治長痛。

他認為,設立廉政署是在「人對了」之後,追求制度上改革的具體作為。反觀在民進黨執政時期,民進黨的總統與政務官連正己身都做不到,從前檢察總長陳聰明的提名也完全看不出用人的正確性。他反問,民進黨執政時「上樑不正,下樑用歪」的情況下,社會如何信任涉入貪腐的執政者所推動的制度改革?990720

文章來源: 中央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