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書法家董陽孜十年來不斷挑戰巨屏書寫的極限,站在她動輒八公尺長(八屏)的書法前,令人震撼。「八屏系列」目前已經完成十八件,這系列劃下句點,這十八件作品匯集成作品集《獨樂》出版,法文版也同步發行。

七十歲的董陽孜不斷嘗試書藝在當代藝術的各種可能性,近年她除了字越寫越大,還常和建築師、設計師、流行樂手等跨界合作。這次她在誠品展出《獨樂樂》、《鳶飛戾天,魚躍于淵》、《日日新》台南關山黑糖、《任所適》四幅大型作品,都是由八個屏幕拼組而成,粗細濃淡不一的墨線像在白色空間裡暢快地舞動。

這「八屏系列」中的四幅大作目前在台北誠品信義店展出。董陽孜的八屏系列自二○○二年起陸續發表玻璃隔熱紙,靈感來自她有一回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看到西方藝術家德.庫寧的畫展。「印象中,德.庫寧畫的多是狂野的女人,但這個展覽的作品卻呈現他用簡單的線條與色彩構成的畫作。這刺激到我,因為,東方有書法那麼美的線條。結果我就越寫越大LED手電筒,當時有點發瘋,盡可能挑戰極限。」

董陽孜以銅管和爵士樂比喻自己的書藝,「我的字壯而低沉,像銅管。書法和爵士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非常重視即興,寫字如果不夠即興,字就死了。不過,即興的靈感是平時累積的,在剎那間迸發出來,也僅此一次,下回要我也做不出一樣的。」

董陽孜最大曾挑戰長五五二九公分、高一八三公分的巨幅,書寫三國演義開卷辭《臨江仙》,「當代建築挑高的大廳都是我的目標,我希望挑戰這些空間,讓大廳裡掛的不是西畫,而是書法。」

董陽孜的大字引起書藝界的討論國民服飾,還有美國和法國友人因為愛她的字來台拜訪,但董陽孜遺憾的是台灣年輕人「沒跟上來」。她原本將在今年到巴黎吉美博物館展出,但吉美博物館館長突然請辭以致計畫生變。對於展覽未能成行,董陽孜笑說「來日方長」大台北地區木工裝潢

文章來源: 中時電子報
arrow
arrow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