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岡山社會教育推廣中心11日辦「杉林八八職訓暨99年度第一學期社會教育推廣成果展演」。杉林八八職訓是慈濟基金會針對高雄杉林大愛園區居民所提出需要課程,與慈濟大學岡山社教中心合辦西點烘焙、風味餐點、米食點心、水果刀工藝術、創意編織、非洲鼓、社區故事與寫真等七個職訓班,協助學員利用所學自力更生。



歡天喜地齊相聚,社區新住民、原住民、客家、眷村與漢民等五大族群鑼鼓喧天,舞龍、舞獅、載歌載舞,牛犁陣相互答唱,有時互相捉弄調情,不時製造一些插科打諢的笑料,展現台灣多元文化融合特色的揭幕式,創意令人驚喜,帶動一連串活動高潮。

杉林大愛森林藝術合唱團11日不是演唱大家熟悉的八部合音,而是由阿公、阿嬤級的布農團員們表演打非洲鼓,團團圓圓慶豐收,享受拍打節奏的快感。這樣的組合可一點也不含糊,各個可是身經百戰,曾經在國家音樂廳,甚至國外表演過,靜思人文日前還幫合唱團錄製發行「再見南沙魯」專輯CD。參與演出的布農媽媽劉林惠珍說:「我們要踩著歌聲、鼓聲不斷成長,要用音樂把大家的心拉的更近」,團員沸騰的熱情,帶給觀者更直接的憾動。

八部合音是布農族與天神溝通的祭歌,非洲鼓的現場節奏領人深入草原曠野。慈濟對於傳統民族音樂的推廣也是不遺餘力,邀請第一個報名非洲鼓職訓打擊學習的老師邱師義在岡山中心開社「布農新團藝術八部合音」課程,參加八部合音班的岡山地區婆婆媽媽們,演唱老師的招牌歌高山莊、慈悲的心路、普天三無,師生一起用音樂連結台灣多元文化,將布農族在歌唱方面的天賦,透過社會教育推廣,傳承八部合音。

那瑪夏鄉47歲布農族的曾喜秀,因為莫拉克風災,搬遷到杉林大愛園區,認識了黎氏金鸞、林碧純、洪麗雲、羅云均與鄭英蘭,和一群有共同理想的媽媽們一起到職訓班學習料理,期待未來合開一家複合式餐廳。

入住大愛園區,曾喜秀找到杉林鄉衛生所的工作,經常和醫護人員到園區義診服務居民,在社區扮演相當重要的醫療保健角色,讓衛生所成為大家的好夥伴。曾喜秀經歷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她在工作與假日職訓中利用時間投入環保志工,每天過得豐富又踏實。

曾喜秀鼓勵就讀國三的女兒李品蓉和媽媽一起上烘焙課,週末親子一塊兒篩麵粉、揉麵糰、捏造型、一同完成了母女倆的第一個「泡芙」、「杏仁瓦片」和「明治餅干」…,還有讓自己都驚豔的「中秋月餅」,上課紓解了品蓉課業壓力,並儲備一技之長。明年暑假,品蓉希望能夠考上慈濟技術學院五專部護理系,學習護理專業知識,希望將來能用愛心幫助病苦的人。

職訓成果展結合慈大岡山中心新住民蕙質蘭心新住民成長班,及社會教育推廣動、靜態成果發表,秀出族群特色。社教中心召集人吳慈同表示:「第一次將原住民、新住民及社區成果活動結合,就是希望結合每一股對土地的愛與疼惜。」活動中精采表演不斷,現場還準備推出八八職訓精選美食品嚐大會,內容豐富又好康,吸引滿滿人潮到場體驗多元文化豐富內涵。

終身學習已成為社會大眾生活的重心,慈濟大學各地社會教育推廣中心舉辦多種教育學習課程,目前下期課程已開放報名,有語言、人文、藝術、生活應用、體能和兒童等六大系列多元課程供民眾選擇。洽詢電話:岡山中心07-6233125或上網瀏覽http://www.cec.tcu.edu.tw/

文章來源: NOWnew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