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駿/台東鹿野】



台東鹿野一家經營了40年的雜貨店,原本瀕臨倒閉的命運,但在雜貨店老闆娘的努力下,利用天然養生材料,製作五種不同顏色口味的水餃跟饅頭而受到喜愛,不過因為地處偏遠,當地永安社區發展協會為了社區總體營造,與鼓勵文創產業,而大力協助推廣,讓雜貨店不但絕地重生,也成為社區重要的觀光景點與特色。

用紅麴、南瓜等材料,做出五種麵皮的水餃,不但顏色討喜,用高麗菜跟玉米包的餡料,更是讓吃過的人,呼朋引伴大快朵頤。

遊客 邱錦祥:「專程開來這裡,讓這些沒吃過的人吃看看。」

另外熱騰騰的饅頭,採用羊奶、波菜這些素材製作,個個外型飽實、口感柔軟,同樣是五種色彩,一樣讓吃過的人難忘。

遊客 曾女士:「Q度夠、很新鮮。」

在台東縣鹿野鄉的永安社區,一間不起眼的雜貨店,掛著〞五彩養生水餃 饅頭〞的招牌,小小的店鋪,卻每天有接不完的訂單,還有整車整車的遊客光顧,很難想像一年多以前,店鋪的老闆娘因為生意不好,原本還打算離開這裡。

五彩水餃達人 劉秋香:「沒有人,真的要看到人很難,我就想說小孩子在台南讀書,我阿姨住新營,叫我去那邊賣。」

從花蓮縣富里鄉嫁來這裡的劉秋香,原本是純樸的農家婦女,因為禁不起多次颱風破壞農作物的打擊,也想為家中發展副業,為雜貨店每況愈下的生意,增加收入,因此向公公學做水餃跟饅頭,而這些料好實在的麵食,也受到顧客的好評,只是地處偏僻沒有人潮買氣。

鹿野鄉永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廖中勳:「我們現在巴不得更多的人回來村庄,來發展地方的一些觀光發展,那如果說,這麼好的一個東西又出去了,那對我們來講是一個打擊,所以說我們來幫他想辦法,應該可以好好幫他推。」

經過社區大力協助,顧客間口耳相傳,現在劉秋香夫婦煩惱的是,太多的訂單靠兩個人做,實在是忙不過來,還有些客人因為等不及而發脾氣,劉秋香表示,為了維持這些食品的品質,每一個製作過程都不能省事,因此對於大家的熱烈支持,除了感謝,也希望喜歡這些美食的朋友能夠諒解。

文章來源: 客家電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