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一般藝術作品展示的場館限制,國立臺北教育教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藝術組101級畢業展演「公寶機町」,今天(14)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登場,35件學生作品,設置在藝術村各個不同角落,透過這次展出,描繪出公館和寶藏巖兩地生活空間的脈絡。



國立臺北教育教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藝術組101級畢業展演「公寶機町」借用經典菜餚「宮保雞丁」的諧音,譬喻將藝術拌炒入社區聚落生活之間,描繪出「帶有獨特生活機能的街町」;展演地點公館寶藏巖就是藝術調理的廚房,從綠野地到預計規劃成青年旅社的房舍,都是展示空間,有不少同學的作品,更以過去在此駐地藝術家留下的創作媒材為基礎,繼續變形發想,頗有傳承意味。

策展人之一楊永康同學表示,從去年12月開始,他們在此舉辦多場藝術工作坊,例如:手作小房子燈、陶藝以及協助銘傳國小同學拍攝微電影,參加寶藏巖居民一家一菜尾牙活動等,就是希望將藝術能量能帶入社區,而非像過去只以理論或批判性文本,來討論寶藏巖。

國北教大藝設系主任郭博州回想,當初聽聞同學選擇寶藏巖作為畢展場地,心中憂喜參半;喜的是同學願意選擇非典型的藝術展場向自己挑戰;憂的是隨後而來的經費問題和參展同學之間的理念摩擦。所幸看過展出後,郭博州對於同學能因地制宜來改善和詮釋作品,相當感動。「公寶機町」即日起展出到4月28號,每逢週末下午1點半和2點半,都有同學導覽,不妨參觀利用。

文章來源: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