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黃全興】



兩岸簽署後,中小企業立蒙其利,尤其以機械製造業受惠ECFA顯著,零關稅加上國外訂單,商機無限。

大鎪科技表示,機械製造業列入大陸同意對台灣降稅的早收清單後,台灣不少大廠紛紛接獲來自國外的訂單,這些過去光是憑台灣製造「高品質、高效率」金字招牌也難以拉進來的客戶,如今主動找上台灣廠商並給予訂單,相中的全是轉進大陸市場的零關稅商機。

分析ECFA帶來的好處,大鎪科技總經理陳林山感受最深。他說,記得兩岸開放投資初期,有不少台商赴大陸設廠,受惠當時關稅優惠,台灣機械製造業曾有過一番榮景,但後來隨著關稅增加到25%以上,頓時從天堂跌到谷底。陳林山指出,台灣製造的表面處理機具適用於五金零配件、汽機車零件、IC半導體封裝產品、TFT-LCD清洗、鑄造產業等,品質好、效率高,台商當然愛用,可是迫於成本,不得不改用大陸貨,如今正式簽署了ECFA可望為機械製造業再創榮景,零關稅後,不但可繼續提供設備給大陸台商,擁有大陸望塵莫及創新、研發能力的機械製造商,也可以根留台灣,再也不怕技術被對岸偷學去。

ECFA效益也帶來國外訂單,陳林山以大鎪為例進一步說明。他表示,工業產品諸如筆記型電腦外殼、手機外殼、機踏車零件、鋁合金輪圈、高爾夫球頭,或者是民生用品的牛仔褲,甚至是人工牙根等,經由大鎪科技的表面處理技術與設備處理後,產品外表就會煥然一新,變得光滑明亮,同時符合環保要求;但過去與德國廠商生意往來18年,德國人對台灣總不太搭理,在ECFA簽署後,態度突然變得積極,主動接洽合作訂單,說破了,就是相中台灣可作為前進大中國市場的最佳踏板。

文章來源: 中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