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記者直擊,在台南縣西港鄉的一處工地,工人設立電桿手法相當的草率,整個過程只用鏟子在地上鏟出20、30公分的小洞,就把電線桿插進土裡,之後再把挖出來的土方回填,全程沒使用任何水泥來固定;記者查證台電,他們說這是民眾為了申請臨時電,自行準備的自備電桿,規格較小也較輕,設立時只要求固定就好,儘管沒有違法規定,卻讓民眾覺得如此草率的設立手法,萬一遇到強風,難保電桿不會砸傷人。



遠處看,兩名工人拿著鏟子正在挖土,在地面挖了20、30公分之後,後頭的大卡車立刻把車上的電桿,用吊車這麼一立,站了起來,後面一名工人趕緊再把旁邊原本挖出來的土方,一鏟一鏟,回填在原本的洞口裡頭,填平後再壓一壓,設立電桿,居然沒花到10分鐘大功告成,速度之快讓民眾傻眼。

當地民眾:「昨天才設立的,應該是要臨時電力吧。」

台電人員:「這看起來…,我們(台電)電桿沒麼小,直徑沒有這麼細。」

台電人員看半天,光是從電桿的規格,發現這根電桿根本就不是台電的,原來這款較細、直徑較小的是自備電桿,一般都是民眾申請臨時電力,自行準備的,台電只要求固定就好。

至於正常的台電電線桿,較粗也較重,光是埋入地底下深度,就必須達到電桿長度的1/6,大多都是2米到4米之間,回填時也必須要用水泥固定,確保穩定性。

高雄區台電營業處副處長沈釗立:「自備桿基本上支撐的固定物要夠就可以了,只是那個是臨時的。」

原來就在電桿後方,有工地正在施工,為了有電可用,地主向台電申請臨時電,因此設立自備電桿,只不過過程之草率,讓人傻眼,台電也提醒,就算是臨時電桿,萬一倒了傷人,地主也得負連帶責任。

文章來源: TVB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印刷廣告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